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Google Earth是一個很受歡迎的服務,它能夠瞬時帶人跨越萬里重洋,從地球的一段跨越到另外一端。同樣讓人喜歡的還有街景,除了中國大陸以外,Google的街景車遍布世界各地,把更加近距離的景象抓取下來,然后放到網絡上,供人瀏覽。——在國內,街景車至少也成為一線二線城市的風景,頂著不停旋轉的激光雷達,四處跑著。
如果說Google Earth、街景,是從宏觀到微觀不斷深化,讓人可以遠在千里之外,更加身臨其境地感受異域的風景。那么馬克·扎克伯格在Facebook f8大會第二天的主題演講,則展示虛擬現實將是這種“遠程旅游”的下一步——從以上帝視角查看不同的山谷、湖泊、城市,到以游覽車的視角看街頭風景,再到真正以一個游人的角度360°全景瀏覽。
馬克在f8大會上展示了一張圖片,稱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所提供的“沉浸式”體驗,將比文字、圖片、視頻等格式提供更加豐富的細節。如果以前旅游時發圖片文字視頻,對別人來說還只能是從側面感受一番異域風情,那么帶上虛擬現實顯示器,然后進入另外一個世界,相信會對人有更大的沖擊。
實際上,昨天的f8大會上,Facebook發布了360°視頻服務,完全是為虛擬現實而打造。馬克也稱將尋求與視頻內容制作公司合作,為虛擬現實提供更加充實的內容。如果了解過去軟硬件結合的產品的發展,會觀察到一個這樣的鏈條:
新產品品類往往首先用硬件吸引人,之后就通過豐富的軟件、應用讓人產生購買的欲望,最終要通過更加豐富的內容來留住人。
對于虛擬現實當下來說,硬件產品價格已經降低到消費者可以承擔的程度,也奠定了它可以流行的最重要的一個基礎。但問題在于,硬件方面的吸引力,仍然無法向消費者們解釋虛擬現實的用途。現在的虛擬現實技術最現實的使用場景,還是游戲設備——因為只有游戲在不斷提高互動性的要求,但用于其它地方,難免有種高射炮打蚊子的違和感。比如說聊個天也要戴上虛擬現實顯示器,然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登陸操作,再進入虛擬世界與別人面對面。
Facebook在推動虛擬現實的發展上,態度十分謹慎,偏向做得多說得少。自用 20 億美元收購Oculus之后,面對多方追問,無論Facebook官方還是Oculus都閉口不提實際產品上市的事情。
這對虛擬現實領域來說是一件好事。前車之鑒可以看Google Glass,現在Google已經承認自己用力過度,將一個只有60分的產品推銷得有120分,結果因為產品本身、社會環境等方面還沒準備好,遭到了多方的抵制。而如果Oculus這樣的行業領袖,最終成績不過爾爾,對行業來說會是一次很大的打擊。現在守口如瓶,還可以保持一份神秘感。
不過,紐約時報稱Facebook在f8大會上表明Oculus將出貨——因為,Facebook的工程副總裁麥克(Mike Schroepfer)在會上在演示了個虛擬游戲的Demo之后說了一句話,“今年內,你就可以在虛擬現實世界上看到這個。它會非常厲害。而你也可以在Oculus推出的產品上體驗到它。”但這句話意思比較含糊,因為Facebook也許資助了一個虛擬現實游戲的開發,但它可以運行在Oculus以外的平臺上。
這句話意思含糊,尚不能確定。以現在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來看,相關的軟件與內容依然不夠完備。硬件部分也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或許不著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