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嘉賓:凱立德(430618)副總、董秘陳琦勝
陳琦勝將為你講授一個新三板公司的運營深刻經驗,該如何選擇投資者,如何做路演,如何對員工進行股權激勵等干貨……
【陳琦勝】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凱立德在資本市場的一些心路歷程。今年5月份的市場氛圍很好,凱立德市值有60億,股災之后,今天只有30億的市值了,比較尷尬。
我們在2009年拆VIE架構,2011年在證監會折騰了一年,在這一年過程中所有的新業務不敢做,到2013年我們重新準備上創業板或者中小板,一看前面有700家,沒辦法,所以當時就走了新三板這條路。當時是有一個無可奈何的心態或者有一個投機的心態,因為當時有轉板的概念。為什么要上新三板實際上沒有想得很清楚,但是有幾點:
第一,一個公司如果耕耘很多年,你不在資本市場走下去,你可能會松懈,很多合規工作白做了;
第二,你的中介團隊跟你這么多年,如果你這時候把它散掉也有點可惜,所以2013年我們上了新三板。
我們上新三板是一個無可奈何的選擇,但是對新三板來說,凱立德上新三板,當時股轉公司對我們而言還是比較看重的,所以給了我們一些便利條件,另外我們也一直準備在主板上市,前面的準備工作做了很多,所以很快就通過了。我們2014年10月份決定上新三板,我們想反饋工作沒有三個月搞不完,后來得到了很多支持,前后大概就是三周就把三板的反饋工作做完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什么事情都要趕早,現在不要說三周的時間可以搞定,三個月都搞不定。我們現在回過頭來說,表面看到我們當時的成功,背后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的,我說的努力不是歪門邪道,而是說一個公司在資本市場,行情好、行情不好它都要提前做準備,不要事到臨頭再想,那時候是來不及的。
企業掛牌的時候,合規這個成本一定要花
企業走向資本市場的過程中,合規這個成本一定要花,如果有企業有投機取巧的心態,你要想清楚,因為你最后可能得不償失,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企業業務做得好是關鍵,另外老板的心態要擺正,走上這條金光大道,看著很好,但是中間要付出很多的成本,走上這條路就沒有回頭路了。
我給大家分享兩個經驗,比如說你現在想掛新三板,聽我講了之后確實很有好處,你怎么去合規?中介機構會查你兩年稅務的合規性,你如果今年合規了,去年沒有做好,你在今年把它補繳了就可以了,中介機構提前進場幫你解決這些問題,這是有好處的,這是一個稅務的合規申報問題,這個相對簡單,你提前把它補足了。第二個是業務的合規性,很多民營企業的稅繳得少,成本沒準確核算,業務也有不合規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來說,民營企業想上,不管是傳統企業還是高科技企業,都有這個情況。很多互聯網企業拿到PE、VC的錢之后,它的合規可以逐步做好,但是很多沒拿到錢的,它的合規意識不強,如果你要往前走,一定要提前做到合規。
股改前后的中介團隊組建:按重要性排序是券商、會計師、律師
我覺得有幾點可以說一下。新三板上市跟IPO不一樣,券商、會計師、律師,我的理解券商是第一位的,券商第一位有兩個評判標準,大券商牌子響、項目多,但沒精力關注你,中型券商牌子不響,但是這個現場項目經理能力強,你跟他關系弄好了,他會盡力幫你,所以你找券商一定要找最合適的,而不一定是找最知名的。第二個是會計師和律師,新三板掛牌會計師比律師更重要,因為會計師會為你的不合規提出很多的改進意見,最后落實到報告,律師反而比較簡單,因為它不像IPO一樣,要查你很多歷史沿革,雖然現在新三板審核標準在慢慢嚴格,但是它還是比IPO松,所以我的排序是券商、會計師、律師。
另外這三個中介機構里面,我建議有一家中介機構還是要一流的,否則最后大家看你找的都是三流的,大家就認為你也是一個三流公司,所以你的會計師、律師或者券商一定要找一家一流的。要確保新三板掛牌成功,在資本市場有價值,我認為你選擇中介機構不要一味的省錢,多花幾十萬,它最后成功的概率和對你市值的影響非常大。凱立德的券商最早是中信建投,后來是因為保代去了華融證券,華融證券不算太大的券商。我們的IPO律師是國楓凱文,國內資本市場排前三的律師,會計師是天健,也是前三的,凱立德選中介還是很挑剔的,我們的知識產權和拆VIE架構的律師是金杜,這也是國內一流的。一個企業要根據你的情況補你的短板,如果你很知名,中介機構就不是那么重要,如果你是企業市場影響力偏弱的時候,需要外面的機構幫你增加光環。
財務總監和董秘:兩個人當中至少要有一個非常懂資本市場
在起步階段,很多民營企業這兩個環節是沒有的,董秘是沒有的,財務總監就是會計,我建議在這兩個角色里面必須有一個非常懂資本市場,在上資本市場的時候,一步錯,后面再補救的成本是非常大的。這時候的財務總監和董秘,你就不要想他是一個公司的員工,你就相當于是聘請一個中介,他幫你帶兩年,把這個事情干完之后,他愿意接著干就干,不愿意接著干,要求他幫你帶一個小團隊出來。但是很多老板想不通,覺得為什么我要給他付這么多錢,實際上他是階段性為你解決了很多問題的,幫你避免了很多坑,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選財務總監、董秘,必須有一個人非常懂。再換一個角度說,你的財務總監、董秘都不懂,最后就是中介機構說了算,他給你挖個坑你也得跳,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你內部要有人很懂。
如果作為老板,他說我很懂,我周圍有很多金融圈的朋友,他們給我今天出A主意,明天出B主意,他們都是在外圍,對你不是很了解,他的建議對別的企業有用,對你的企業不一定有用,而財務總監或者董秘對你企業比較了解的時候,他有專業的知識,可以幫你解決很多的問題。作為董秘,你要懂法律,要有協調的能力,最主要的做市值管理,還要懂業務,而且要把你公司的業務精煉、拔高、提升,比你公司的業務人員還要強,這樣才能把你的公司價值說出來。所以我認為,一個好的董秘,實際上是一個公司最大的銷售員,一個業務員簽1000萬的合同就很牛了,我一個董秘隨便談一個投融資就是一個億、兩個億,所以董秘應該是最大的銷售員,各位老板這方面的心態要轉變一下。
怎么選擇投資者:如果僅僅是投錢,就把它放在最后一位
去年三季度我們前后接觸了5類投資人。在中國這個市場錢很多,只要你的商業模式夠好,一定有錢來投,中國人不怕貴,就怕沒機會。我們當時選擇投資人的時候,一開始有財務投資人,他們給了我們很好的條件,但是我們考慮之后,沒有選擇財務投資人,我們最終選擇了小米和平安,這兩家進來全部是帶有它的資源的,除了錢之外,還有其它的東西在里面,如果僅僅是投錢,就把它放在最后一輪。
而且,產業投資,它有另外一個好處,他對你的業務非常了解,他會陪你很長時間,他會給你很多幫助,就算你遇到了坎坷,他也會支持你。財務投資人肯定不是這樣的。舉個例子,去年有一個財務投資人少量投了我們,他當時的價格是15塊錢拿的,從50塊錢開始就在出,我們的價格從30塊錢到50塊錢、60塊錢,后來在48到50的平臺停留了很長時間。因為總是有人要賣的,不可能沒人賣,只要對公司的股價沒有重大影響就沒問題,但是這一波股災下跌,因為他的成本早就收回去了,我們除完權16塊錢,從16塊錢一直賣到最近,他們把股票全部賣光了,他賺了很多錢,但是對企業來說,這樣純粹的財務投資人,在跌的時候他是不會跟你站在同一條線上的,所以選財務投資人一定要特別謹慎,他如果不能帶給你額外的資源,你就把它放到最后一位再考慮。
前期有戰略投資人的時候,價格低一點,吃點虧是沒問題的,在一級市場或者一級半市場每一個臺階,價格都要做實,都需要有很重要的戰略投資人在里面撐著,反而是財務投資人你放到前面是很麻煩的,財務投資人在前面,戰略投資人在后面,這個事情是沒辦法做的,所以選擇順序要對,戰略投資人價格低一點,財務投資人要價格高一點,這是怎么選投資人的問題。
建議不要選擇過多的做市商,三個和尚沒水吃
現在的做市商有時候是欺負掛牌企業的,我們當時遇到這樣的情況,30家做市商有做市意向,要買庫存股,我們最后一輪投資者定增是15塊,我私底下說給個面子加1塊吧,就因為這個一塊錢,有20多家做市商連郵件都不回,不跟我談了,你可以報一個比較低的價格,但是他們普遍不報價,做市商內部是有一個小圈子的。幸虧我在這個圈子還有些人脈,還有一些券商來做了盡調,看重公司價值,最后我們選擇了5家券商。
做市商是不是對企業有幫助?勿庸置疑是一定有幫助的,但是它也是有破壞性的一面。我建議不要選擇過多的做市商,三個和尚沒水吃,這時候企業是很尷尬的,選擇做市商你要選擇知名的,還要選擇幫你做事的,特別是要和他的利益綁在一起,股份給他多一點沒問題,股價讓利給他也沒問題,但是要保證他幫你持續做下去,能實現一定的流動性和市值管理。做市商有內部機制,具體人員都是打工的,賺錢了他沒有多少獎金,但是如果虧損了,他是要下崗的,所以從這個角度選擇做市商,價格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
我們談做市商的價格,第三輪定增給到投資者15塊錢的價格,做市商從16、17、18一直談到20塊錢,他們的價格越來越高,但是差距不會很大。有的公司把價格差距拉得很大了,最后上市之后會導致低價的盡快賣掉,高價的覺得沒錢賺他也斬倉了,導致你的股價不好維護。
怎么做路演:稍微粗糙一點,在中國過于高大上就是假的
公司做路演的時候,一個董秘是代表了公司形象的,董秘做路演不需要像研究員和投資機構那樣高大上,在中國過于高大上就是假的,稍微粗糙一點,說話磕磕絆絆一點沒問題,接地氣,這才是中國真正的民企。我以前都是穿西裝、打領帶的,到了凱立德之后我就穿T恤了,到小米去我都專門穿一個圓領的T恤,大家看到你這個樣子,感覺你才是一個真正的民營企業。世界變了,微信時代,信息的傳播渠道變了,出去做路演,PPT做得很炫會有用,但是你寫得這么好,肯定是中介機構幫你寫的,是包裝出來的。我們要把自己的真實面貌展示出來,不要顯得那么高大上。投資人現在也不像以前那么挑剔細節了,你需要做的就是把你的真實一面展現給投資機構。
去年12月,我們在準備做市的過程中,有一些私募找我,讓我們加點價讓一些股份出來,當時我感覺我們有信心了,我們從定增的20塊錢,預計加20%開盤,但12月31號做市當天就到了30塊錢。你說市場理性不理性呢?你如果不做路演、推介,就是20塊錢、22塊錢,但是你做了路演,工作做到位了,它加20%、30%、40%都很正常。所以我說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董秘這個角色對一個企業來說,給你公司的估值提升20%、30%是很正常的,一個能干的董秘給企業是提升價值,一個無能的董秘是毀滅企業價值。
新三板的意義:以前,一個稅務局的辦事員都可以“折騰”民營企業董事長
新三板是個一級半市場,但是新三板有什么作用?第一,它可以以相對合理的價格融資。民營企業融資是非常關鍵的,我相信做民營企業的老板是深有體會的,新三板有相對合理的估值,傳統行業PE可以給10到12倍,好一點的企業有15到20倍,所以企業可以活下來。第二,拿了投資人的錢,企業才有膽量去創新、發展。
另外,民營企業的經營環境是很差的,在內地的一個民營企業,一個小小的稅務局的辦事員可以把董事長折騰得非常難受。掛了新三板以后,在一個小地方,董事長是可以當人大代表的,是可以和局長一起吃飯的,整個人的精氣神、經營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一點對企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從內部來說,民營企業的老板,有錢不敢露,掛了新三板以后,你合規了,從這個角度來說,你的財富是可以家族傳承下去的,干干凈凈的,是沒問題的,這時候老板的心態很好,我心里很踏實,我有身家,雖然錢多了只是一個數字,但是自己的感覺是不同的。一個有錢有追求的老板和一個拿著錢去炒房的老板的心態是不一樣的。一個企業的高度有多高,一定和這個創始人、董事長、老板的心胸有關系,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企業會再上一個新臺階。再從內部員工來講,來到深圳拿一萬的月薪,你想在這里買個房是很難的。但公司上了新三板之后,公司會給你股權或期權,你會發現你干三五年,人生第一桶金就賺到了,這時候員工不需要KPI了,我天天加班都行,只要大家一起把公司做上去,我三年五年就可以買一套房,這一點上員工的內在動力是大不一樣的。
所以這樣一來,企業往前走的概率大很多,從微觀角度來說,企業上新三板是很有價值的。企業家只要覺得自己小有成就,有夢想、有理想,企業就應該盡早規范,盡早掛牌新三板。
順帶說個觀點,民企上新三板對當地財政是極有好處的,它補助企業一兩百萬掛牌算什么,你想想企業一年要多交多少稅,掛牌需要兩年一期的合規,所得稅、增值稅、個人所得稅一毛錢不少,200萬很快就還給稅務局了,后面還持續要繳納,所以現在地方政府都在推這個事情。對民營企業家來說,想清楚這個事情,做一個清白的、合規的企業主,這是于國于民都有益的事情。
員工激勵:能干的、核心的員工一定要重獎,多給一點股份
說到股權激勵,老板很傷神。我認為,老板的心態要放好一點,你給的錢肯定不是你的錢,是拿資本市場的泡沫分一點給員工,多給一點少給一點都沒有什么影響。另外,你給了員工股權或期權之后,你拿5%、10%出來,他們的努力對你整個企業增長的促進肯定不止5%、10%,你把它當做生意算一算,你會覺得是很有價值的。
另外,關于老員工和新員工,能干的員工和平庸一點的員工,有一個說法,平庸一點的員工一般很忠誠,能干的員工一般不忠誠,這個話雖然不好聽,但是它是很真實的,現在這個社會,人力資源的價值遠遠大于錢的價值,一個很能干的員工為什么要對你很忠誠呢?他是來幫你做事情的,是一個相對合伙的關系,股份上你占大頭,他占小頭,如果你把能干的員工當成一個普通的員工,這個人一定會走。反而像那種忠誠的員工為什么忠誠呢?我沒地方可去,我只有忠誠,我又不能干,再不忠誠,老板肯定早早把我炒掉了。所以現在是兩類員工都要用,但怎么對待這兩類員工?能干的、核心的員工一定要重獎,多給一點股份。忠誠的、老實的、平庸一點的員工,他是企業的穩定劑,你這時候也不要拋棄他,還是要給適當的激勵,起碼很多老員工心態會很好,這時候你在引入新員工的過程中,老員工不會使絆子。老員工使壞的作用是很強的,從企業和諧的角度來說,你一定要照顧老員工的利益和情緒。而且掛新三板和IPO有一樣的情況,你沒有照顧老員工,他會給你使壞,他舉報你,哪個企業敢說自己零瑕疵?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股權激勵的事情可能需要老板的心態放平和一點,這是對老板講的。
股權激勵還要對財務總監再講一下,什么時候做股權激勵?我們有一個小錯誤,我們的股權激勵做得晚了一點,股價上去了,比較尷尬的地方就是我們的行權價也比較高,對員工的激勵作用小了。可能很多財務總監不是太了解股權支付的核算,它有一個關鍵點,它的行權價和授予日股價的落差很關鍵,這個差距往往導致核算的股權支付成本很高。另外它跟企業的股價的波動性有關,如果企業有很大的波動,股份支付成本也很高。為什么我說波動性呢?很多新三板企業剛剛掛牌前幾個月的時候沒有什么波動性,股價一條線,股價也不高,你發給大家,大家都很開心,在財務核算上股份支付成本也不高。總體來說,股權激勵要盡早執行,可以安撫員工的心,給員工一定的激勵,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股災之后的新三板二級市場:失望得過了一點
現在新三板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股災了,證監會忙著救A股了,忘掉了新三板,沒人管它了,這是一種說法。第二種說法就是證監會給自己挖了個大坑,救市還沒救好,到年底還要考核KPI了,總要有個亮點,新三板是個亮點,可以搞一些政策出來,也有這種可能性。現在對新三板,在大家失望的情緒下,有時候我覺得是失望得過了一點。因為人在恐慌的情況下,看事情會過于悲觀,這是一個我的看法。
另外一個,最近三周或者最近四周我在忙什么事情?基本上每周都有2到3撥機構來公司調研。我們的股價除完權之后從16塊跌到六七八九塊的時候,我們的成交量巨大,說明有很多投資者認同這個底部價值,但是他們說,我認同你的價值,我會抄底買一點。我問你為什么不多抄底一點呢?他說股轉公司沒出政策,我如果抄底超多了,市場大勢還不好怎么辦?這句話隱含了一個含義,只要股轉公司沒有任何一個利好推出,新三板行情不會扭轉。兩周以前可能是一個恐慌點,現在還在持續,只要新三板分層政策出來,盡管它不是一個大的利好,但是會給市場一個信心。上周股轉公司開了一個調研會,實際上是在向市場認錯。股轉公司從4月份到6月份發了很多的信息,我覺得它說的數字都是4月份以前的,現在新三板的募資能力沒那么強了,它看到的數據都是定增成功的數據,失敗的看不到,它認為百分之百定增都是成功的。但是上周三他們終于承認它的錯誤,雖然它一直認為市場沒有像大家說的那么糟糕,但是它承認它錯了,一旦它承認錯了,這個市場的政策底就到了。所以我認為新三板下一步如果有一些政策出來,把大家的失望情緒扭轉過來,還是有上升的空間。
現在新三板的投資我有一個體會,二級市場可以買,比定增還便宜。我講四個判斷標準,一是重點關注跌下來跌得很厲害的股票。第二要看這個企業有沒有流動性,如果沒有流動性,你買了也沒用,它雖然便宜,但是買了之后賣不出去。第三點還要看這個企業轉板的可能性,你從一個虛幻的二級市場重新回到一個一級半市場或者一級市場的時候,時間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你這個企業在兩年之后注冊制出來它還有資格轉板嗎?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說,轉板的事情我可以賭一把,時間長沒關系,只要你轉板,解決了流動性,我就不會虧。第四個就是看這個企業的業務夠不夠炫,團隊夠不夠強,這些方面一般人看不到,我們一般只接待機構投資者或者很大的散戶。這次股災教育大家,新三板還是一個一級半市場,不要想賺快錢,這是很難的。
提問環節
【提問】新三板目前的風險和弊端有哪些?
【陳琦勝】我的體驗不一定有普遍性,因為我從事這一行已經很多年了,在新三板融資、投資,以及參與一些PE的投委會做評委,所以相對來說我也算半個專業人士。
中國的注冊制早晚要推出,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小板、創業板的這么高估值是不可持續的,必然往下走,現在新三板跌完以后,往上的可能性更大,從這個角度來說對新三板是一個利好。創業板的估值要往下走,大家對創業板要少碰,新三板可以多碰,如果你對新三板比較了解的話。
【提問】新三板良莠不齊,作為個人投資者如何辨別好的標的?
【陳琦勝】我談我個人的經驗,新三板有兩種投資模式,第一種是選企業,了解企業,老老實實看它的研報,然后有其它的渠道,詳細了解這家企業,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家企業估值不高的時候,你可以重倉去買,這是重倉定點投,這是一種思路。另外一種,你沒有專業能力,你可以找一家專業機構,由專業機構幫你理財,雖然它會分成,但是它把風險控制住了,它分20%也無所謂,甚至它跟你三七開也無所謂。還有一種模式是自己選新三板指數股,在新三板里面選,可以在做市里面選,這時候可以買一點,但是不能買得太多。買一些做市企業,總體來說風險小。當然這個對專業性要求比較高,因為畢竟2000多家,你要提煉一二十家,還要看你的眼光。這是我之前的做法,現在經過股災之后,我基本上把杠桿都去掉了,建議大家新三板也好,A股也好,杠桿不要做,如果是做杠桿,要找專業機構來幫你做。
【提問】我是從廣州過來的,我們來自物流行業,我代表行業提一個問題,我們現在物流行業在新三板大概有多少家的上市掛牌的企業?另外我們未來在新三板上有多大的機會,有多少家再掛牌的機會?
【陳琦勝】凱立德最早是做地圖和導航的,和高德他們是同一批的,2012年我們有很多新業務想做,但是當時沒有做,2012年IPO停了之后,我們做了三塊業務,一塊是車聯網,一個是智能硬件,還有移動端。我們都是圍繞車的產業鏈在走的,今年下半年我們會發布一個車聯網的解決方案,其中有兩塊,一個是私家車的車聯網,第二個是物流貨運車聯網,我們對物流行業還是有了解的。我們做貨運車聯網今年已經是第三年了。我們做了什么事情呢?貨運司機有需求,中國貨運司機超高、超載這些事情是很正常的,我們做貨運導航地圖,什么地方查車,什么地方可以買到吃的,什么時候哪條路幾點鐘可以進北京城,要解決貨車司機工具性的需求,這是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延伸到貨車司機的社交需求,因為貨車司機還是特色鮮明的群體,他們有特別的需求,我們了解到貨運司機除了比較大的物流公司的司機,真正汽車后市場有海量的小物流公司,包括個體戶,而且大公司也沒有那么多車,有大量的掛靠車和掛靠的司機。物流公司要上新三板,偏小的公司還需要規范,需要時間,因為第一你的體量沒那么大,第二你的盈利沒辦法驗證,很多是現金交易。第三,你的風險怎么控制?我們做了一個針對司機的貨運物流車聯網,其中有一個功能是針對車隊管理的,一個司機開著車不見了,貨不見了,開著車到別的路上了,開著開著偷油了,所以他們有很多的需求。我們做這個平臺,覺得對我們是一個機會,但是反過來對物流公司來說,我們覺得規范和規模是比較重要的。
【提問】我有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剛剛三位都提到了新三板有一個制度紅利的釋放過程,接下來可能還會繼續在制度的釋放中間能夠產生收益。我之前也接觸過其他的一些人士,他們認為紅利現在已經逐漸消退,現在進入制度陷阱越來越多的階段,我不知道三位怎么看?三位覺得接下來這段時間新三板的發展,制度性最大的風險在哪里?有沒有可能出現一些倒退,或者是一些其它的不可測的因素?比如說有人提出股轉系統已經這么大了,它要做成北京交易所了,它還要轉板干嗎?公司就一直待在新三板就好了,就一直是股轉系統的一家公司就好了。我想請三位談談各自的看法。
【陳琦勝】因為我們是掛牌公司,我可以從企業的角度談談這個問題。制度的風險,如果三四月份進去的,已經充分體會了這個風險了,如果股災之后才進去的,你心里很踏實,要享受這個制度釋放的紅利了,因為你進去的成本是不一樣的。另外一個,你的潛臺詞可能是說新三板會不會做砸了,我覺得是不會的,因為已經有幾千家進去了,今年年底會達到4000家,中國未來的希望還是在這個地方,畢竟這是一個市場化的制度體系。中國整個資本市場,或者整個企業未來的亮點在哪里?還是在民營企業,而且這么多年,像深圳主要就是依靠民營企業的創新,這樣才有機會,回到老套路它是沒有機會的。現在央企很多人都沒動力的,他寧可不做也不要出錯,民營企業只要給一點陽光,給一點春風它就非常燦爛。所以中國經濟內生動力還是要靠民營企業,這是一個內在的希望。另外,這個平臺已經到這個程度了,再回去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也明白你的擔心,因為它有一個利益格局的問題,有很多不同的利益主體在里面,如果把中小板、創業板都砍掉,讓大家都上新三板,這也是不現實的。至于企業是不是一定要留在新三板,如果企業估值不是那么大的問題,有一個相對合理的估值,有一定的流動性,我相信很多企業不會走。但是現實是大股東根本就賣不出去,連一般的投資機構都賣不出去,這是目前的困境,我覺得只要有適當的有一定的流動性改善,會有一部分企業不會再折騰。而且我剛才已經說了,整個中國資本市場的估值體系趨同的情況下,我新三板犧牲一點估值,它會帶來一些別的好處,比如我談一筆投資或收購兼并很快可以搞定,在新三板的制度效率是極高的,所以留在這里也是有好處的。另外一點,新三板現在還不是很成熟,如果要監管我的時候,我說我不是上市公司,我是掛牌公司,我做的一些事情你不能說我是違規的,這是新三板有靈活性和效率比較高的地方。所以就看你怎么選擇,你要想效率高,你在其他的方面就要損失一點,你要想充分的流動性、充分的泡沫,你就可能沒有什么高效率。所以我覺得還是要看新三板的發展和企業自身的選擇。
【提問】現在新三板大股東流動性差到什么程度?怎么提高大股東流動性?將來的股改有沒有什么利好的可能性?
【陳琦勝】對于一個公司來說,上市、融資、做大,這是公司的方向,對大股東來說,企業成功了他也成功了,但是不能否認,老板要賣一點的,他不賣老板娘也要賣,從這個角度來說,新三板很多大股東都是想賣一點的,但是賣不了。新三板的流動性問題短期內解決不了,但是在市場好的時候你還是可以賣一點點,你賣1%、2%,給市場增加一些供給,市場也可以接受。另外還有一條路,就是你可以借殼,創業板、中小板跌下來之后,你可以去買個殼,在借殼的過程中,有可能就可以賣掉一些。現在還有另外一個思路,由于一些上市企業很傳統,有利潤,沒估值,老板年齡大了,又不想干了,這時候和新三板上新商業模式的公司進行合并,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在中國事在人為,只要你去做,肯定有辦法,你光在外面想你是想不到的,等你碰到了你就會想解決的辦法。很多事情在做的過程中有很多變通的方法,你可以在掛牌之后一步一步想,包括中介機構,像同創偉業這樣的專業機構可以幫你做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