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破千億,政策助力企業創新
中國企業不單重視資源和市場,也注重獲得高附加值行業的技術和人才。盡管近年來遭遇了全球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但中國企業從未停止全球化的前進步伐。
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額達1029億美元,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同比增長14.1%,繼續保持世界第三位。2013年中國直接對外投資額增長顯著,高達1080億美元。2008-2013年間復合增長率達14%,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雄踞榜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從2012年的880億美元到2013年的1080億美元,23%的增幅遠遠領先于其他經濟體。
從行業角度看來,直接對外投資同期增長最快的領域集中在礦產、制造和批發零售領域。與此同時,中國政府繼續推出各類優惠政策,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國際環境。
一方面,中國政府持續推進與主要地區和國家的雙邊多邊合作:在2013年,中國提出了“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巴西經濟走廊”、“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新型合作框架,以加深與各主要地區和國家間的經濟合作。
與此同時,國家各相關部委及機構還共同推出一系列的支持措施。國資委、發改委、商務部、外交部、財政部和外匯管理局均已出臺新的政策,在風險管理、法律保護、投資審批、市場信息、投資補貼和海外支付等方面簡化流程,為中國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據悉,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進出口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也為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提供保險和貸款融資方面的大力協助。這些宏觀優惠政策和經濟鼓勵措施無疑將會加快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
隨著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增加,中國企業海外業務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在海外拓展的過程中,中國企業不單單只重視資源和市場,而且注重獲得高附加值行業相關的技術及人才。在2013年,中國企業在高附加值行業中的交易總額達到276億美元,為2005年的四倍多。美國的高新技術企業成為熱門的目標,例如聯想收購摩托羅拉的智能手機業務,阿里巴巴投資社交服務類初創企業Tango Me。
報告顯示,中國領軍者計劃在將來更積極地加大海外創新力度,使創新在全球化的發展計劃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為了拓展海外創新,除傳統的海外收購并購和形成戰略聯盟方式外,中國全球化企業同時愿意采用內生式的發展模式,例如作為海外創新拓展主要手段之一的海外研發中心(見圖表1)。從地區角度來看,除不斷拓展在西歐和北美等發達地區的創新外,中國全球化企業還著眼于在拉美等發展中地區加大創新力度。
創新推動企業全球化的路徑:
高新技術企業往往憑借自身創新優勢成為全球化企業;大型國企依靠其全球資源來謀求新技術和國際創新人才
世界經濟論壇在2014年發布的《中國企業全球化最佳實踐:應對運營挑戰》報告顯示,諸如增加海外資產及海外員工人數等方面的全球化投入并不一定能夠帶來更大的回報。擁有能夠在全球化進程中系統地應對運營挑戰的能力,是全球化領軍者卓爾不凡的關鍵。
2014年,世界經濟論壇在調研的120家中國全球化企業中,結合自我評估、同行評鑒和對標分析等方法,一半以上的企業屬于發展速度明顯快于同行的領軍者。相比于其他全球化企業,領軍者在創新方面做得更好(見圖表2)。
那么,創新究竟對中國企業全球化發展有和促進作用呢?報告提出的“雙軌框架路徑”可以較為清晰的表現出創新對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意義:
路徑一:企業憑借自身創新優勢,發展為成功的全球化企業。采取這一路徑的中國企業首先在國內市場中是成功的創新者,利用自身在創新方面的競爭優勢進入全球市場,隨后成長為成功的全球化企業;
路徑二:成功的全球化可以推動創新,從而促使全球化企業保持其領先地位。采取這一路徑的中國企業為了建立可持續的成功的全球化發展道路,利用自身在全球的資源如全球創新人才,對全球市場的近距離觀察以及當地市場的洞察力促進創新發展,成為更出色的創新者。
“在企業全球化發展的不同階段,處于不同行業的中國企業會選擇不同的發展路徑,以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對路徑的選擇通常取決于企業所處的全球化發展階段。”報告執筆人認為,部分中國企業已先后經歷了這兩條發展路徑。
報告認為,從行業角度來看,企業往往會根據其不同的行業特點來選擇不同的發展路徑。例如,為了迅速應對市場變化,處于高新技術產業的企業往往會先選擇第一種路徑。具有較高行業壁壘的企業通常也會選擇第一種路徑,因為他們首先必須掌握核心的創新能力,才能滿足海外市場更為嚴格的標準要求。
從企業類型來看,大型國有企業通常會選擇第二種路徑。起初,這些大型國企走向海外的主要目的是尋求新的資源和市場。由于存在政府的政策及財政支持,這些企業在創新方面并不十分突出,在創新方面的國際競爭中落后于民營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見圖表3)。如今,這些國有企業開始依靠其現有的全球資源來謀求新技術和國際創新人才,尋求可持續的全球化發展道路。
“先行者”VS“跟隨者”:中國企業的海外創新戰略
全球跨國企業高管坦承,在國內外市場均面臨來自中國企業強有力的創新挑戰
在分析創新和全球化之間關系的基礎上,報告對具有創新精神的中國全球化領軍者的研究,揭示了可供其他中國全球化企業借鑒的幾種最佳實踐。
具有創新精神的中國全球化領軍者通常在發展進程中會采取四個主要措施:一是將創新視為全球化進程中重要的戰略元素;二是制定有針對性的創新戰略以應對全球范圍內的挑戰;三是會正確處理國內外創新實施運營層面的矛盾;四是有培養促進全球化發展的長期的創新能力。
近半數的領軍者企業在接受調研時認為,創新是公司戰略層面最重要的因素,這一比例遠遠高于其他全球化企業(見圖表4)。在對這些領軍者的訪談中,在許多企業中,尤其是創始人具有相關技術背景的企業中,創新不僅僅是海外戰略中的關鍵一環,而且植根于企業的核心DNA之中,受到了企業管理層的高度重視,并得以在整個企業中得到推行。
在外界看來,為了滿足如今競爭日益激烈的國內外市場中的客戶需求,中國全球化企業不僅需要在產品方面創新,還需要在服務、技術和業務模式(包括管理流程和管控模式)方面開展創新。報告認為,領軍者對海外市場中的產品和業務模式創新的重視程度均高于中國市場:重視海外市場產品創新和業務模式創新的領軍者比例分別為90%和81%(見圖表5),高于國內市場的84%和77%。
“在接受我們的訪談時,來自全球跨國企業的高管承認,在國內外市場中均面臨著來自中國企業強有力的創新挑戰。”報告執筆人坦言,這些高管表示,中國企業過去只是在某些產品上具有競爭力,但近年來,隨著他們開始圍繞服務和業務模式開展創新,中國企業在創新方面的影響已經不容小覷。
在采訪中了解到,企業家普遍認為,在如今千變萬化且整體難以預測的海外業務環境下,有針對性地制定創新戰略對于企業全球化的成功十分必要。報告指出,中國全球化企業通常在國內外市場中面臨著不同的創新挑戰(見圖表6)。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并滿足當地客戶需求,中國全球化企業必須采用多元化的創新戰略。
報告認為,在國內市場中,29%的中國全球化企業是采用“需求搜尋者”戰略(率先采取行動,主動與客戶溝通,發現其需求并進行相應的創新)的先行者,同時23%為采用“市場閱讀者”戰略(較晚采取行動,通過持續改進來提高產品價值,創新源于市場)的跟隨者(見圖表7)。事實上,在國內市場中采用“需求搜尋者”創新戰略的中國企業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7%)——考慮到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這一現象也許不足為奇。
然而,在海外市場中,38%的中國企業采取了“市場閱讀者”戰略,25%的中國企業采取了“需求搜尋者”戰略,“跟隨者”的數量明顯超過了“先行者”。這一對比顯示,中國全球化企業在國際舞臺上作為后來者,在海外市場往往比在國內市場中采取更為謹慎的策略。
“我們還發現,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市場中,‘技術推動者’戰略都是中國企業的重要選擇。”報告執筆人認為,這一選擇表明,中國企業正在大力投資開發先進技術。
與此同時,在國內市場中采取“技術推動者”戰略的創新領軍者,在進軍海外時通常會扮演“跟隨者”的角色,即采取“市場閱讀者”戰略。轉而采用“跟隨者”戰略,是為了應對海外市場中來自產品和技術方面的新挑戰和不斷加劇的競爭。此外,該戰略還能使企業在實現突破或創新式變革前,逐步熟悉海外的競爭格局并了解國外市場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