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在今年2月份與快的合并之后,滴滴欲建立壟斷商業帝國的野心凸顯。雖然自身還是創建沒幾年的創業公司,卻在覬覦著以打車功能為基礎,向外圍、細分業務及領域延伸,最終達到“一統江湖”的目的。事實上,自快的和滴滴合并之時,業界就不斷有“壟斷”的質疑聲,甚至易到用車當初還直接向商務部投訴滴滴和快的的合并案涉嫌壟斷。
但就目前來看,滴滴想要壟斷的野心還在,卻還處于有心無力的狀態。要想完成壟斷霸業,就必須得跨過三座大山——同儕、自身及大勢。但滴滴真的能夠在復雜多變的打車行業中脫穎而出,完成壟斷夙愿嗎?
第一座山——刁民橫行:滴滴忙著四處救火
想要搭建壟斷商業帝國,就必須將那些和自己對抗的“刁民”一掃而空,為繁榮盛世打下一個最好的基礎。但就當下來看,滴滴遇到的現狀卻是“刁民橫行”。打車作為滴滴最基礎的功能,目前正遭到Uber、神州專車、易到用車等同類應用的強力挑戰。
互聯網市場研究機構易觀國際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三季度國內打車應用累計賬戶規模達1.54億,以“燒錢補貼”為殺手锏的快的、滴滴分別以54.4%、44.9%的占有率瓜分打車應用市場。也就是說,在沒有合并之前,二者占據99%以上的市場。
但在二者合并之后,形勢卻突然急轉直下。此前,中國IT研究中心(CNIT)發布的《2015年中國移動出行應用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截止到2015年6月,滴滴專車(含一號專車)占據中國專車服務訂單量市場份額的80.2%,Uber、易到用車分別以11.5%、6.3%的市場份額分列二三位。
從數據可以看到,滴滴、快的在合并之后,雖然在打車市場還處于優勢主導地位,但市場份額卻是在減少,并不具備絕對的支配地位和話語權。這是因為Uber入華、易到用車、神州專車進場,在營銷方式、資本力度等方面,都給滴滴以極大壓力。目前,滴滴只能忙著四處救火,不斷填補這些“刁民”的沖擊帶來的漏洞,無暇他顧。
第二座山——后宮不穩:細分業務多拉長戰線
借用周杰倫的一句歌詞:滴滴很忙,忙著擴充自家的“后宮”。除了打車業務之外,還推出很多細分業務,與眾多企業展開合作,并頻頻亮相其他企業的新聞、產品發布會上。比如與小米、捷波朗合作,推出送貨上門的快遞業務;與多聽FM展開戰略合作,試水車娛樂市場;與趕集網合作,在生活服務領域進行整合營銷;與蒙牛合作,打通線上線下;與樂居合作,進軍房地產市場……
滴滴的忙很多都是“瞎忙”,都是滴滴嘗試性的試水動作。與這么多毫不相同,業務五花八門的企業合作,恰恰反映出滴滴在進一步擴展市場策略上的茫然。而這茫然,直接導致滴滴雖然細分業務多,但戰線過長,總有力不從心的感覺,直接導致“后宮”不穩。
尤其是“后宮”里的“皇后”——滴滴代駕,表現更是不能讓人滿意。10月26日,艾瑞發布的《中國在線代駕行業2015Q3季度監測報告》顯示,e代駕市場占有率高達76.5%,滴滴占據14.1%。為了讓數字更好看些,滴滴代駕在11月9日舉行百日大典,公布業績,其中有一條竟然是“用戶覆蓋率達到70.4%”。猛一看,還以為是市場占有率,但實際上卻是毫無意義,更無說服力的用戶覆蓋率。這樣玩弄數字,真的好嗎?
第三座山——大勢莫測:滴滴前景不明
除了外憂和內患之外,滴滴壟斷帝國道路上最大的攔路虎就是“大勢”,也就是專車政策和各方輿論的意見。專車政策一日未能確定,滴滴就一日不得安穩。目前,專車政策意見還是趨向于將專車納入監管之中,不能像原來那樣隨意。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打車平臺,滴滴受到的沖擊肯定最大。如何能夠抵御政策帶來的沖擊和風險,是滴滴迫在眉睫的問題。
11月9日,中央網信辦近日密集召開座談會,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其中,互聯網代表企業阿里巴巴、京東、滴滴等都出席。在座談會上,滴滴副總裁王欣就以“分享經濟需要全新管理體制”對專車管理意見直接提出質疑。
他認為,“整個管理體制,還是滯后于創新發展,在某種意義上仍是一種舊的體制來管理創新。”,甚至提到,“如果完全按照以前的管理方式,比如出租車的管理方式,要求強制八年報廢,就喪失了分享經濟的優勢,使分享經濟的門檻變得非常高。”滴滴還是想盡可能地為自己提供便利和優勢,但在大勢面前,滴滴的解釋顯得有些蒼白無力,也為滴滴的未來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寫在最后:滴滴想壟斷,想以打車功能為突破口,不斷延伸、成長,在打通線上線下的基礎上,最終進化為如阿里、騰訊那樣的巨頭。但目前,滴滴面對外憂內患及莫測的大勢,還很難對未來做出預料,更遑論壟斷這一目標。畢竟打車市場還是一個新興市場,滴滴也還太年輕。想壟斷?還是先踏實做好基礎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