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為支撐估值也好,圍追Uber也罷,手握40億美元現金儲備的滴滴在半年時間內接連入股,已然有了打造生態系統的巨頭架勢。
從8月宣布首例入股以來,截至目前,滴滴官方公布入股的公司有4家:東南亞打車軟件GrabTaxi、印度打車軟件Ola、美國打車軟件Lyft,國內的餓了么。其實還有一家——考拉班車——滴滴巴士全面接手考拉班車業務,但并不涉及公司層面的并購。
這似乎只是一個開始,畢竟滴滴對自己的投資并購意圖并未掩飾過。“滴滴快的確實在市場上有投資并購的意向。”今年6月,在否認并購神州專車的傳聞時,滴滴的對外口徑加了這么一句話。從傳言來看,凡是涉及到出行領域的公司都在成為滴滴下一個收購目標:此前的易到、神州,到現在的51用車、愛代駕。
有了與快的破天荒的合并案例,加上柳青的投資背景,以及同是從高盛挖來的朱景士做戰略副總裁,滴滴以投資的方式打造一個“滴滴系”也在情理之中。那么滴滴是基于怎樣的邏輯在投資?以及下一個投資對象是誰?
基于提高估值需求的海外投資
8月19日,媒體們收到滴滴關于投資GrabTaxi的新聞稿,這離程維發公開信確認獲得20億融資只過去1個月。滴滴的巨額融資與國際擴展計劃基本上同時進行,6月22日啟動新一輪融資計劃,6月29號投資東南亞打車軟件GrabTaxi的消息便不脛而走。
滴滴畫下的這張全球大餅激發了投資者的興趣,這也成為滴滴迅速完成巨額融資以及高達150億估值的重要支撐。從6月22日啟動融資計劃到7月8日宣布,滴滴用不到20天的時間完成20億美元融資。而且相比較三個月前,估值幾近翻了一番,在3月底,美基金注資滴滴快的時,滴滴快的的估值為87.5億美元。
手握40億美元現金儲備的滴滴(9月程維證實該輪融資規模擴大到30億美元)沒有讓背后龐大的資本團隊失望,兩個月內迅速參投了Ola、Lyft,前者為印度最大的打車軟件,后者為Uber在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
外界普遍認為,滴滴正打算四方聯手,在全球尤其是亞洲市場對Uber造成威脅。但從另一面來說,Grabtaxi、Ola、Lyft本身在體量上與Uber存在不小差異,且合作難以緊密展開。因此與牽制Uber相比,接二連三的海外布局更重要的是增加國際化概念,從而對標Uber的500億估值,講出更宏大的故事。
滴滴在海外的投資不會止步于這三個,就如柳青所說“滴滴快的最新一輪20億美元融資有相當一部分資金將用于全球擴張和投資,或收購其他地區的出行工具。”也如滴滴投資人所說“滴滴快的要和Uber競爭全球出行IPO第一股,必須向外擴張,講好全球化的故事。”
基于產品線的投資策略
Uber創始人兼CEO特拉維斯·卡拉尼克曾經提出,Uber所要打造的是“城市物流網絡”。在這個網絡中,用戶通過智能手機,載著乘客的司機便能順路取外賣、百貨和包裹。
今年8月,UberEATS在Uber的總部舊金山正式上線,這項去年就在洛杉磯推出的服務,目前已經擴展到紐約、多倫多、奧斯汀、芝加哥和巴塞羅那等全球多個城市。UberEATS,是由Uber與當地的一些餐館結為合作伙伴,組建的食品物流服務,通過使用車載保溫容器,向客戶提供有限的餐廳下單、快速交付服務,Uber承諾在十分鐘之內將新鮮食品交付到客戶手上。
顯然,滴滴也想做類似的事情。
滴滴出行戰略入股餓了么的協議簽署和股權交割于11月24日完成,在滴滴入股后雙方將加強物流配送上的合作。雙方共同的投資人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人朱嘯虎透露了更多信息:滴滴投入約5000萬美金,由滴滴先提出入股。
在朱嘯虎看來,滴滴將會如Uber一樣涉及物流,而餓了么的配送團隊會幫其打通最后一公里。“故事是這樣的。8月底餓了么宣布融了一筆錢,6.3億美元,滴滴就去找餓了么談,說我也想參投一下,那時Uber開始在美國做外賣業務。雖然這兩家公司具體怎么協同,還需要摸索,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中國的路很堵,滴滴送貨的話,最后一公里靠汽車肯定不行,兩家在一起可以搭建汽車加電動車的‘2+4’同城配送網絡。”
其實在4月1號愚人節當天,滴滴便通過其官方微信對外透露出要做同城配送業務“滴滴快送”,但隨后便悄無聲息,也不包括在滴滴的六條業務線內(六條業務線是出租車業務、專車業務、快車業務、順風車業務、巴士業務、代駕業務線),顯然這更似一個愚人節玩笑。此次入股餓了么傳遞出要重啟這個業務的信號,但對于合作細節,雙方均拒絕透露。
相比較在海外尋找合作伙伴,滴滴對國內業務更傾向于自己做。雖然圍繞產品線曾傳出并購代駕公司如愛代駕、安代駕,并購順風車如51用車,并購專車如神州專車,但均未被證實。依據考拉班車的案例,對于與自己業務高度同質化,且體量很小的創業公司,滴滴的做派更傾向于業務接手,而非戰略并購。
資源上會如何互換?
在與Lyft的合作中,雙方會打通跨境運營平臺。也就是說,未來用Lyft的美國用戶到中國無須下載滴滴APP,通過Lyft就能叫到滴滴平臺上的車。反過來亦然,滴滴的用戶到美國通過滴滴叫到Lyft上的車。
但又說回來,實際操作中能否達到相互打通,打通到怎樣的程度都尚存問號。除了技術上的難題之外,雙方管理團隊能否完全的開放也是問題。盤點中外企業的跨國合作,除非完全并購,并未有高度深入的合作。
對于其他公司的合作,滴滴方面并未給出明確說明。在12月1日的滴滴媒體溝通會上,有記者問是否會給餓了么在APP上開設一個入口,滴滴方面以涉及到具體商業問題為由,稱暫時不方便透露。
這個問題似乎暫時無法解答。
下一家加入“滴滴系”的會是誰?
從國外的GrabTaxi、Lyft、Ola,到國內的餓了么,被滴滴投過的公司基本上有如下特點:
1、有共同的投資方。以GrabTaxi為例,2014年4月,GrabTaxi完成由Temasek Holdings旗下的風險投資機構Vertex Venture Holdings牽頭的千萬美金的融資。2014年5月底,GrabTaxi獲得GGV資本領投、Vertex Venture Holdings、去哪兒參投的1500元美金融資。2014年10月GrabTaxi完成6500萬美元融資,由老虎環球基金領投,去哪兒、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GGV 和 Vertex Ventures 跟投。2014年12月軟銀對其投資2.5億美元,成為了東南亞打車應用GrabTaxi的最大投資者。在滴滴快的方面,合并之前,軟銀領投了快的打車總額6億美金的D輪融資。除軟銀之外,老虎基金也是GrabTax和滴滴快的的共同投資者。
無獨有偶,Lyft、Ola、餓了么與滴滴均有共同的投資方。Lyft與滴滴共同投資方為阿里和騰訊,Ola與滴滴共同投資方為經緯、老虎基金以及軟銀,餓了么與滴滴共同的投資方有金沙江創投、經緯、騰訊、中信產業基金等。
顯然,滴滴在選擇投資對象上,更傾向于有同一融資背景的公司。
2、業務上相互補充。滴滴看重與餓了么的配送團隊,Lyft等國外打車軟件在國外的市場份額,這些資源滴滴在短時間無法構建,必然借助外力。
考慮到以上因素,下一個加入滴滴系的可能是e代駕。
首先,滴滴與e代駕有共同的投資方經緯。從2012年成立至今,e代駕的5輪融資經緯均參投:2012年獲得經緯數百萬元的天使輪投資,同年又獲得經緯的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2014年,e代駕完成B、C兩輪融資,其中均有經緯身影。2015年5月,經緯再度參投e代駕D輪融資。足見經緯對e代駕的用情至深。再看滴滴快的,在滴滴與快的合并之前,經緯領投快的A輪及B輪。但經緯不同于紅杉,似乎并不擅長做合并撮合之事。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滴滴的代駕業務并不如宣傳那般具有優勢,需要外力的補充。一個月前,滴滴代駕借著上線100天的由頭開了場發布會,用“用戶覆蓋率”“注冊司機數”來論證自己成為行業第一,但避而不談平均每日訂單數和司機上線時間數。有不愿具名的傳統代駕公司負責人告訴我,“現在滴滴代駕還達不到e代駕的市場占有率,照我的估計甚至一半都沒有。”這位負責人來自成都,“至少在成都是這樣的。”雖不能以點概面,但也可以窺見大致情況。
不過,e代駕并入滴滴仍有不少難題,此前e代駕曾宣布和神州有“重大合作”,神州放出海報說“等我來娶你云云,”讓外界一度認為兩家要合并,不過后來公布之后才知道原來只是業務方面的深度合作,不過雙方合并也并非沒有可能,華平投資目前在神州租車的持股率為11.08%。在神州專車剛剛結束的B輪融資中,華平資本作為神州專車的股東,與神州租車和君聯資本共同向神州專車投資2.5億美元。而e代駕于今年5月份完成的D輪1億美元的融資也是由華平投資領投。
以及……
手握40億美元現金儲備的滴滴,在花掉投給Lyft的1億美金、餓了么的5000萬美金,以及Ola、GrabTaxi未公布的金額,仍然具備充足的資金。滴滴會繼續用投資布局生態?直至如阿里、騰訊、小米一樣,投出一個滴滴帝國嗎?或許不需要多久,就能看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