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上海迪斯尼樂園還沒正式開業,“天價小籠包”、“與美國服務相差甚遠”等負面消息接踵而至,童話般的夢被打上了大大的問號。
王健林判斷其20年內不會盈利,吳老師卻算出它極可能8年內就收支平衡了。他們分別如何算賬?詳見吳曉波視頻講解。我們先看看迪斯尼的前世今生。
除了負面消息外,中國的第一個迪斯尼樂園存在三大劣勢:
選址不適:上海冬天太冷夏天太熱,一年中人們在戶外游玩的時間還不到半年。
開業時間不當:六月中旬是江南典型的黃梅雨季,多陰雨天氣會持一個多月,結束后又進入一年中最熱的伏旱期。
投資太大:300多億,經營壓力全在中方,王健林因此斷定20年內無法盈利。
上海迪斯尼被吐槽物價太高
除此之外,上海迪斯尼還有兩個天生劣勢:
1. 主題樂園身份:中國共有300家主題樂園,75%處于虧損狀態,20%大約收支平衡,5%為盈利狀態。若整個行業的盈利只是極少數,那一定不是一個好行業。
2. 海外Disney Land身份:雖然迪斯尼公司是最賺錢的娛樂公司,2015它的總收入甚至超過BAT收入總和,但海外的所有Disney Land中,只有日本迪斯尼是盈利的,其他一概虧損。上海能逃過這一詛咒嗎?我們先看看其他園區的狀況。
迪士尼樂園是日本的天堂
“我們贏在經濟話語權”
日本迪斯尼主題公園被譽為“地球上歡笑最多的快樂天堂”。它是迪斯尼在海外開設的第一家主題樂園,也是現在唯一一家依然盈利的海外主題樂園。1983年開園第一年,入園人數就達到創紀錄的1000萬人次,重游率高達90%。
從小接受美式文化教育的日本人往往都懷有一個美國夢,這個樂園像是他們接近夢想的最近階梯。于是它如同一臺永不停歇的印鈔機,幫助日本迪斯尼賺得盆滿缽滿。2014年日本迪斯尼主題樂園收入突破234億人民幣。
而日本迪斯尼能擁有高收益是因為當時簽訂的許可經營模式——美方授權日方自己建造和運營迪斯尼樂園,只收取門票收入的10%和其他收入的5%作為授權費。
這是因為20世界80年代的日本處于黃金時期,當時美國經濟陷入石油泥潭,日本抓住這個機會牢牢把握經濟話語權,在合約中添加了有利于自己的強勢條款。
當美方發現這個商業模式過于保守,對于自己就像一輛時速只有十公里的汽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時,后悔莫及卻束手無策。但日本家庭對于主題公園的癡迷讓迪斯尼在海外創建更多的主題樂園信心十足。
歐洲人最討厭迪士尼樂園
“他們偷了文化做快餐”
緊隨日本建立的巴黎迪斯尼樂園,對迪斯尼公司卻是當頭一棒。
充滿文化自豪感的法國人把巴黎迪士尼看作是美國文化的入侵,并稱其為美國的“文化核泄露”。歐洲周邊他國家的民眾——冷靜而善于思辨的德國人以及老成持重的英國人甚至認為美國人偷走了歐洲的城堡和古典的公主,卻做成了文化快餐,毫無內涵可言。
結果,開園伊始巴黎迪斯尼樂園就虧損數百萬美元。到1995年,歐洲迪斯尼公司虧損將近5億美元,股價從40美元跌至0.15美元。
盡管巴黎迪士尼隨后做了許多本土化的調整,包括降低管理費用,減少酒店價格和增加開放天數,但歐洲人對迪士尼的始終不熱情。
香港迪斯尼爆滿,政府卻慘賠
“這簡直是‘馬關條約’”
1998年,迪斯尼樂園決定落戶香港前,在上海和香港兩個地方搖擺不定。上海甚至決定拿出整個崇明島,建造迪斯尼世界。但是中央政府看到日本迪斯尼成功案例后,決定在香港遭遇東南亞金融危機時,送上一份大禮包挽救香港經濟。
迪斯尼公司吃一塹長一智,沒有和香港簽訂許可經營模式的合約,取而代之的是合資模式,港府投入了香港迪士尼約90%的資金,將近36億美元,卻只擁有57%的股權,而且納入合資公司的只有門票收入。最賺錢的經營項目,比如迪士尼酒店,收費的迪士尼頻道、迪士尼英語教育等則與港府完全無關。
這個大禮包在數年之后反而變成港府的大包袱。雖然每年至少有500萬人次的游客量,但是已經連續七年虧損,2015年凈虧2500萬美元,裁員消息不脛而走。
細數三家海外迪斯尼樂園的成敗,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和美國的快餐文化是否會格格不入,合資模式能夠憑借人口數量優勢扳回一城,均是盈利的關鍵。
6月16日,上海迪斯尼將揭開神秘的面紗,一切的答案就像烏云背后的太陽。歷史不會重復,但會以不同的形式重復上演。
【號外】以“融合·新生態”為主題的《執惠·2016中國旅游大消費創新峰會》將于6月16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屆時國內旅游、投資、體育、營銷、娛樂、媒體、戶外等近千名各界精英將齊聚一堂,直擊旅游大消費產業前沿,探索廣闊未來,分享最具創新性的產品體驗,聚合最優質的投資與營銷資源,積聚能量,共創價值。歡迎點擊鏈接查看詳情并報名:http://m.gzvtc-edu.com/activity/new-eco#j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