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近些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貧困地區通過旅游扶貧實現脫貧增收與經濟發展,而基于各自旅游資源不同,旅游扶貧的模式也不一,山地旅游是其中一個代表。
近期,中國湖南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撰文提出,要把湖南打造成中國山地度假旅游高地。在他看來,發展山地度假旅游,是湖南鞏固旅游扶貧成效的有效手段。湖南70%以上的優質旅游資源分布在武陵山、雪峰山、羅霄山集中連片貧困山區,全省51個重點貧困縣基本上是綠水青山、生態文化旅游資源富集的地方。以山地度假產業,開發湖南的山地資源,把高山從經濟發展的劣勢轉化成為發展優勢,把窮山惡水變成金山銀山。
從資源端來說,一些貧困山區本身的自然生態資源較好,加上物質貧困、交通條件較差等因素,當前還有著保留較好的自然資源、民俗文化等,有一定的開發價值。且一些資源的獨特性或差異化較為突出,將可開發價值抬升。
再從供給端來看,將自然資源、文化資源打造成可消費產品,才真正有產生市場收益的可能。這其中有個區別,在早前的山地旅游中,相對單一的觀光游為主流,產品與服務供給鏈條較短,半日游、一日游居多,客單價較低、客流黏性也不高,難以做高收益;而現今,將觀光作為其中一環,疊加融合了山地運動、休閑度假、康養等深度沉浸體驗,可統稱為山地度假旅游的新產品供給,漸成趨勢。
這可從兩個主要維度來分析,一是需求端,消費升級的事實、年輕客群的逐漸主流化等,使得具備親近自然、追求健康等屬性的山地旅游,成為一大重點消費領域,同時他們也越加注重在山地旅游中能夠有更多個性化又綜合化的體驗;
二是貧困山區的村民在山地旅游鏈條中成為真正一環以及相應的角色定位,他們將如何真正從山地旅游中獲得實質增量收益,幫助自己脫貧致富?大略來看,村民擁有直接的兩項資源:人力資源、房屋資源。于此,他們可以成為山地旅游鏈條中的產品服務者,也可以將自家房屋租賃出去,發展特色民宿,或者自己親自上陣做民宿,提供本地特色住宿、餐飲、文化等體驗。而這些也需要山地旅游能形成一個較長鏈條的服務體系,比如至少游客留下來過夜,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住宿、餐飲等需求。
延伸而言,在承擔助力貧困山區脫貧的使命下,山地旅游的開發與發展是一個系統性命題:一、基于在地生態資源、原生地域文化等保護的前提,如何找到資源保護與市場開發、助力扶貧的平衡點,如何實現有效開發與可持續發展的協調共促?二、山地旅游的產品服務供給,如何由單一化走向綜合體驗、鏈條化?三、在供給端與需求端的契合中,如何找到讓山區村民獲得實質且可持續的增量收益的突破點,或者立足點?貧困山區的山地旅游如何實現產業化?
計劃于今年10月頒布的2020“IMTA山地旅游獎”,正希望對上述這些命題找到破題思路或路徑。該系列獎項的關鍵點,在于通過對較好平衡旅游開發和資源保護的產業機構的梳理,提煉全球山地旅游發展精髓,尋求可供借鑒的開發模式,探索運營管理創新的方法,為生態資源保護、做強山地旅游等實現可持續發展,助力大文旅產業發展,以及推動脫貧攻堅及區域產業或經濟發展等,提供新思路、新路徑。
于此,其擬設置(暫定)系列獎項包括不限于 “山地旅游可持續發展獎”、“山地旅游目的地獎”、“山地旅游生態文明獎”等。目前評審委員會籌建、獎項體系建設和項目征集等工作已如期啟動。勠力同心,各業者、企業將共同推動山地旅游開創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