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中國是全球疫后復蘇最快的國家。當前,大連本土確診病例已全部清零,全國連續15天本土零新增。然而,占GDP總量11%、包攬國內就業人數10%的旅行業,卻在國慶前惴惴不安。如缺失學生游、家庭游群體參與,則6000億元國慶消費收入岌岌可危。更大范圍內,聯合國預測,疫情或將導致全球旅行業損失1.2億個就業崗位,全球GDP下降2.8%。
在國內,大批旅行從業者,期盼國慶黃金周客源回血。然而,很多教育機構限制學生離開校園,學生外出必須每天4次“在線打卡報體溫”,連出校實習都需提交申請,且限制申請次數。很難想象,國內復蘇幾個月后,大學防疫管理政策還停留在上半年。本應是國內思想最先進、理念最開明的高等學府,監管政策卻落伍于社會,成為拖慢疫后經濟復蘇的桎梏。
00后眼中的校園封閉:我遇見了“馳名雙標”?
年輕人本應是外出實習、游山玩水、夜經濟消費、吃飯觀影的主力軍。在疫后生活常態化的大形勢下,應該合理、有度對待所謂“校園疫情恐慌心理”。如果因為擔心疫情,從而“一刀切”式不讓大學生出門,這將影響中國最年輕一代人的正常生活與成長。對此,年輕人有話說。
隨著9月開學季到來,00后對“學校封閉式管理”的集體吐槽沖上熱搜。在微博上,“開學后的柵欄式生活”閱讀量高達550萬。在一項萬人投票中,88%的人認為“開學后封閉式管理”不合理。
(微博萬人投票,其中88%的人認為“開學后封閉式管理”不合理)
有學生表示“學校不讓學生出入,卻讓教職工自由出入。外賣、快遞員也可通過柵欄與學生接觸,跳廣場舞的大爺帶著孫子進校園玩。只有大學生出入受限。”“校園封閉就是形式主義,是馳名雙標”“我真受不了四、五個月關在學校”。也有學生干脆把微博名改為“今天高校解封了嗎”、“放我出校門吧”。
(00后吐槽“學校封閉式管理”)
如果全國大學生都被封在校內,或將影響1億多人的外出消費。這是非常龐大的數字。“一刀切”式隔離學生,就是隔離消費和經濟復蘇。
當前,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688所,在讀學生數量4002萬人。這背后涉及到的家庭成員數,至少是學生人數的3倍。一些大體量的學府,甚至有7萬名在校師生,足以養活方圓5公里內的數百家日常消費場所。一位大學生吐槽,幾個月不讓出校園,學校周邊小飯店倒閉一片。電影院、網吧、商城也很蕭條。
作為家庭的核心成員,如果大學生不能出校園,則整個家庭出行消費受阻。在此背后,中國經濟多個“支撐點”,以及背后涉及的億萬百姓民生就業問題,則滾雪球般龐大。
柵欄內外 兩種焦慮:莫讓“學校封閉式管理”阻斷旅客與國慶6000億收入
疫情之前,旅行業涉及人數眾多、創造價值巨大。據中國商務部數據,2019年1至9月,旅行業進出口總額在中國服務貿易行業占比高達37%。2019年,旅行業對我國GDP綜合貢獻10.94萬億元,占GDP總量11%,關乎10%的居民就業。
與電影業一樣,旅行業也是受疫情沖擊最大的行業之一。8月25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受疫情影響,全球旅行業或將損失1.2億個就業崗位。旅游出口收入急劇減少,或將導致全球GDP下降2.8%。
出入境旅行比想象中恢復要慢。主要面向歐美群體、高端出境游業務的旅行社,成為疫后復蘇期中艱難求索的一員。陜西某旅行社“整個上半年,只接到2位在華實習的外國游客。”更多旅行社,在這場風暴中歷經裁員降薪,大批導游轉行做微商帶貨,從售賣出境游線路,到賣泰國乳膠床墊、韓國化妝品。一些出境游從業者,甚至悲觀地認為“全行業要等2022年才能全面恢復。為了一家老小生存,不得不離開這個行業”。
疫情洗牌,倒逼旅行社轉型。一些接待外國游客的旅行社,開始承接在華外國人深度游業務,或深耕國內深度游,鎖定高凈值的家庭游、親子游客群。然而,由于校園政策限制了這部分客流,他們遭遇雙向鉗制,只能邊努力邊“等風來”。
下半年恢復的風口,就是國慶黃金周。無論出境游還是國內游旅行社,都在期待著國慶。2019年國慶黃金周,國內旅游收入超6000億元。如今年旅行業能承接出境游轉向疊加來的紅利,則行業復蘇有望,更多從業者以及背后的家庭能不再擔憂飯碗。
往年的9月初期,國慶熱門線路已被搶爆。今年,由于大學生出校園政策限制,使得一大批消費群體正在舉棋不定。校園內外,柵欄里和柵欄外,是兩大群體的共同焦慮。攜程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此呼吁,合理看待疫情常態化下的校園消費群體,限制也應“合理有度”,對“學校柵欄式生活”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