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曾幾何時,騰沖的財政靠“大木頭”掛帥,依賴礦產開發和建材,再到旅游地產和土地財政。但騰沖正在特色新興產業的路上摸索:從翡翠第一城到興建中國琥珀之都,從99座火山里拉制環保纖維材料,從生物技術藥物和地方傳統名藥里做大騰藥,培育第一家上市公司。
以旅游產業為主體、旅游業產值超過城市GDP7%的一類城市就屬于旅游城市。
騰沖市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該市旅游收入為100億元,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60億元。該市第三產業增加值69.16億元、增長9.4%,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9.6%。作為三產的重頭戲,騰沖因旅游產業占GDP比重較大,被稱為新興旅游城市。騰沖市新出爐的“十三五”規劃也把旅游產業作為了第一支柱產業,到2020年,力爭旅游總收入超過200億元,實現“旅游興市”。
“騰沖旅游對財政的貢獻不是很大,但富民很明顯。”騰沖市旅游發展局副局長姜家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實際上騰沖的強市之路在工業。
不少游客到騰沖,感嘆氣候好、生態好。以優越的自然環境發展旅游,騰沖市拒絕了高耗能、高污染和高產能的項目登門。畢竟,一個電解鋁項目,曾讓麗江拉響了生態保護的警報。
然而,地處邊疆,騰沖最大的劣勢是對內物流交通成本太高。海島三亞將新興科技產業作為了旅游之后的支撐產業。內陸騰沖,工業強市的路在哪里?
曾幾何時,騰沖的財政靠“大木頭”掛帥,依賴礦產開發和建材,再到旅游地產和土地財政。但騰沖正在特色新興產業的路上摸索:從翡翠第一城到興建中國琥珀之都,從99座火山里拉制環保纖維材料,從生物技術藥物和地方傳統名藥里做大騰藥,培育第一家上市公司。
一切,還是在資源里做文章。但科技創新下的附加值,已完全不同。
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加大
旅游優勢突出,讓騰沖在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居全省前列的保山市顯得有些“另類”。
在滇西,騰沖(屬云南省直轄,保山市代管)旅游占據保山市半壁江山。來自騰沖市政府的工作報告稱,一季度該市接待游客311.95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6.26億元,分別增長32%和45%。同期保山市共接待游客66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7億元。
但騰沖市GDP和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均不足保山市的1/3。今年一季度,騰沖市實現生產總值38.9億元,保山市為130.9億元;騰沖的工業增加值為10.4億元,保山市為33.7億元。
盡管經濟增速超過全國經濟增長平均水平,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一季度,和保山市的兄弟區縣相比,騰沖市有三項經濟指標增速最低:GDP同比增速10%,比全市平均增速低1.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9億元,同比增長13.4%,低于全市平均增速1.2%;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5%,只完成年度計劃的15%,低于全市平均增速12.3%。
不僅如此,在騰沖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未來5年,騰沖市的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為10%,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8%,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5%,分別低于保山市未來五年這幾項主要經濟指標的年均增長率1%、1%、2%和5%。
“經濟發展水平總體滯后,和先進縣相比,經濟總量、發展速度、發展質量仍有差距;產業結構不合理、不協調、不平衡、不充分。”騰沖“十三五”規劃指出了穩中求進時,仍有這些突出矛盾和問題。
經濟總量小,投資見效慢,這是旅游為支柱產業的城市,尤其是西部地區面臨的共同難題。
“騰沖在培育壯大6大產業集群,分別是珠寶、溫泉、戶外運動、生物制藥、騰沖茶和新型材料,但正如當地人說的‘吃拼盤’,還沒有形成優勢產業。”騰沖市發改局有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言。騰沖產業還包括在保山工貿園區“園中園”里的機電加工業,在保山市騰沖邊境經濟合作區的中緬轉口貿易加工業,但規模尚小。
正是缺乏產業龍頭帶動,騰沖財政收支平衡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稅源結構單一由來已久。“靠山吃山”。 騰沖是林業大縣,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一度靠“大木頭掛帥”。自身豐富的林木資源和中緬口岸大量原木入境,讓木頭財政一度占到騰沖財政收入的1/3。
騰沖市轄5個國有林場,林業用地132.73萬畝,占全市林業用地面積的20.1%。改革前,5個國有林場均屬自收自支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林場的資金來源主要依賴“木頭”經濟,陷入了“差錢-砍樹-再差錢-再砍樹”的怪圈。
“木頭經濟”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地方重經濟林、輕雜木林,看起來郁郁蔥蔥的一片山林,但都是單一樹種,既不保水又不利于森林防火,也不利于生物多樣性發展。”保山市副市長、騰沖原縣委書記何偉曾對媒體這樣說道。
隨著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騰沖市于2013年5月實行改革,5個國有林場全部由自收自支的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改革為財政全額撥款的公益性事業單位,實行財政全供養。林場人員放下斧頭,重新拿起了鋤頭種樹。
同時,隨著緬甸政府的原木出口禁令,昔日騰沖全國木材集散地的地位也隨之下降,木頭財政漸成過往。今年3月,國家林業局甚至宣布,全國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
發展旅游地產,成為繼林木砍伐、礦產開發之后的經濟增長來源。但隨著雅居樂、世紀金源、云南城投等諸多地產企業扎堆騰沖,房地產供給過剩,增量稅源有限。
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去年,騰沖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57億元,是2012年的1.4倍,年均增長8.2%;騰沖市財政局報告顯示,為實現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去年上級補助收入高達30多億元,爭取到的政府債券近17億元。騰沖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3.32億元,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長10.4%。今年一季度,騰沖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95億元,僅占年度計劃的17%。
隨著棚戶區改造、全域旅游和交通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在融資成本較高問題凸顯下,如何拓展新的稅源,做大工業企業規模,成為了騰沖增加財政收入的當務之急。
從翡翠第一城到琥珀之都
不少游客到騰沖,均為翡翠。
5天一場的集市,熙熙攘攘的攤點,不是買菜,而是選料。這種有紅有綠的玉,借用翡鳥、翠鳥的名字,曰翡翠。
騰沖玉石人最知道那一刀下去的瘋狂,“一刀窮、二刀富,不開當鋪披麻布。”石破天驚。里面是清澈如水的綠,還是種水不佳?賭的是運氣。有人說,一年四季蔥綠的騰沖,就是一塊翡翠。
6月1日下午,騰沖游客集散中心旁的玉石加工點,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睹兩位來自北京和貴州的游客花400元賭了一塊兩個指頭大小的玉石后,預付了1500元的加工費,留下郵寄地址,滿意地離去。
隨即,店面后小小的玉石加工間里,切割機開始轉動。聲響不大,但粉塵大。記者掩鼻側身進入,年輕的玉雕師帶著口罩,頭埋在裊繞塵霧中,旁邊渾濁的水池里,是兩個已顯雛形的玉麒麟……
很難想象一座老城下,全是玉石。去年,騰沖市就上演了這樣一場全民尋寶。“昔日的騰沖百寶街,家家雕玉件,戶戶聞機聲。當年翡翠商人通過馬幫馱回來的原石,開出來品相不佳或加工殘留的碎玉,成為修路砌房的基腳,如今老城區改造,挖地一尺必有玉。電筒,鋤頭,男女老幼,全城挖寶,為玉而動。”這段朋友圈轉發的文字道盡當年翡翠加工業之發達。如今的人人挖寶,卻已凸顯翡翠資源之稀缺。
“翡翠,歷史上就是騰沖的強勢產業。騰沖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翡翠原料集散地,曾主導全國70%的翡翠流通。”5月下旬,騰沖市珠寶協會秘書長、翡翠博物館館長魯大林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2005年,亞洲珠寶聯合會授予了騰沖“中國翡翠第一城”稱號。
騰沖有連接中、緬、印三國里程最短、最為便捷的陸路大通道。而緬甸是世界上幾乎所有商業級翡翠的來源地,主要產地位于緬北猛拱西北部的烏尤江上游三條支流流域內,玉礦分布面積為4500平方公里,優質翡翠礦場數以百計。
“翡翠對地方稅收貢獻不高,歷史上一年也就幾十萬、幾百萬最多上千萬元的稅收。整個云南的珠寶產業占GDP比重3%,全省的稅收貢獻率才0.03%。”魯大林說,但翡翠產業是民心工程。最多時騰沖城有3萬多人從事翡翠生意,解決了大約10萬人的吃飯問題。
作為旅游特色文化商品加工業,如今,騰沖翡翠產業的地位已大不如前。
“最早變化是1995年緬甸政府頒布《珠寶法》后,允許緬私營公司從事珠寶開采、運輸、加工和貿易行業。納稅合法化后的緬甸商人不再借助中緬邊貿進入中國,而是通過公海進入廣東、深圳等沿海地區,大部分翡翠原料交易轉移到了廣東揭陽,并形成高端翡翠中心。騰沖作為翡翠集散中心的角色慢慢被邊緣化。”親身經歷了這一變化的魯大林感嘆。
“但有些商人還是留在了騰沖。集散地雖然發生轉移,隨著旅游業興起,零售業起來了,騰沖又成了全國最大的翡翠零售市場。”魯大林說,騰沖形成了以縣城為主要零售點,荷花鎮為玉雕加工基地的產業格局。高峰時,縣城有多達32家玉石大型賣場。但隨著緬甸政府對翡翠資源的控制,三年不允許開采,原料依存度極高的騰沖翡翠從業人員降至2萬多人。
“傳統產業正受到挑戰。隨著‘一帶一路’對中緬貿易和猴橋陸路通商口岸的重視,如果騰沖能恢復歷史上南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作用,翡翠會是第一個興起的產業!”魯大林深信,和瑞麗相比,騰沖的翡翠幫都是本地人,“根扎得比較深,翡翠產業不會斷。”身為館長,魯大林正在不遺余力地推廣翡翠文化。
“隨著加工工業的提升以及翡翠資源面臨枯竭,騰沖正在培育中國琥珀之都。”騰沖市發改局有關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說,除了翡翠,緬甸也是琥珀的集散地,東南亞最大的琥珀加工貿易中心在騰沖。近年來,做翡翠生意的人在減少,但琥珀從業者增加,騰沖的珠寶業隊伍還是3萬多人。
目前,我國琥珀命名、鑒定標準依據的是《珠寶玉石名稱》(GB/T15662-2010)和《珠寶玉石鑒定》(GB/T15663-2010),尚無琥珀質量的國家認定標準。騰沖市發改局有關人士稱,和發展翡翠產業毛料交易有所不同,政府不僅建立了琥珀交易市場,還將從琥珀產業標準的制定入手,大力發展加工業。騰沖市政府已和上海元合集團簽訂了框架協議,后者擬在騰沖投資建立珠寶定制中心。
新興產業待培育
“我們正在以騰藥、東藥和福德生物科技為龍頭,發展壯大生物制藥業。”騰沖市發改局有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以此填補騰沖無上市公司的空白。
“公司規劃2019年上市,‘十三五’期間啟動搬遷,項目開發和市場開拓等還要投入2億元。”6月,云南騰藥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騰藥)研發總監、副廠長邵維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道。
云南素有植物王國之稱,生物制藥一直是該省優勢產業,云南白藥、昆藥集團都是老牌醫藥上市公司,沃森生物、一心堂、龍津藥業等也陸續上市。然而,在生物多樣性基因寶庫高黎貢山腳下的騰藥雖有“南方同仁堂”之稱,卻遲遲沒能在證交所敲鐘。
北宋崇寧五年(1106年),內地醫學便傳入騰沖。明天啟六年(1626年),騰沖建成藥王宮,供奉藥王孫思邈,同時進行中成藥的研發和配制生產。騰藥就是騰沖最老的制藥企業,成立于1956年,1997年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國有股全部退出。2011年,騰藥完成股份制改革,在云南白藥、康恩貝等多家省內外醫藥企業伸出橄欖枝的情況下,最終選擇了北京中證萬融醫藥投資集團(下稱中證萬融)作為戰略投資者。如今,該投資集團是騰藥第一大股東,管理層和政府均有持股。
截至目前,公司總資產5.1億元,員工600余人。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4.1億元,同比增長44%;利潤總額4700多萬元,同比增長22%;上繳稅收6576萬元,成為騰沖市納稅大戶。
“騰藥有兩個短板。一是市場營銷;二是上市,在資本市場缺乏經驗。”邵維在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騰藥之所以選擇中證萬融,一是看中其在心腦血管治療領域有銷售團隊;二是其直接持股山東沃華等上市公司,管理層有資本運作能力。“我們只接受有獨家品種的中藥制藥企業。”邵維在表示,以避免同業競爭。中證萬融旗下7家制藥公司都有獨家品種。
中證萬融進來后,對騰藥的注冊資本增資6倍,一下緩解了企業研發和開發市場的資金之渴。
那么,到底是什么讓多家知名藥企主動找上門?
身為云南省技術創新人才的邵維在說,騰沖的主打藥品心脈隆注射液,是騰藥與中國科學院、大理醫學院合作研發的國家二類新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是國家食藥監局唯一批準用于心衰防治的生物組分注射液,于2006年獲生產批文,2007年初上市, 去年進入云南省醫保。騰沖制藥廠也因此被評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這種來源于藥用昆蟲蜚蠊(美洲大蠊)為單一原料的注射液,主要成分為小分子肽類物質。2015年4月,騰藥的美洲大蠊養殖基地通過國家GAP認證。邵維在說,發明人之一大理醫學院的李樹楠教授就是騰沖人,從民間藥方里發現了美洲大蠊用于心衰治療的“奧秘”;另一位發明人則是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胡忠教授。
一個以傳統普藥為基石的省級中成藥生產企業要獲得新藥審批很難。“從科研到產業化,10年投入了1.5億元。”邵維在說,創新投入每年占到企業營收的5%-7%。努力了這么多年,心脈隆注射液產品已在上千家醫院推廣應用,進入18個省市自治區醫保,但因推廣原因,尚未通過談判進入國家醫保目錄。
去年,新藥心脈隆的年銷售收入2億元,光注射液就銷售了348萬支,比2015年增加了一倍多。“我們計劃到2020年,心脈隆注射液的年銷售能上1000萬支,只有銷售額近10億元,才能稱得上大單品。”邵維在說。
除了生物制藥,騰沖的地質奇觀火山(多孔玄武巖)也有望通過高速拉制,精深加工成新型建筑材料。“‘十三五’期間,騰沖市將把玄武巖纖維產業發展成新材料加工基地,并積極引進硅藻土最新技術,加快硅藻土精土生產基地建設。”騰沖市發改局有關人士說,目前騰沖的產業結構是21.4;36.9∶41.7,要做大做強三產,做精二產。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文靜,原標題:《新興旅游城騰沖的強市之路:從木頭財政到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