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1997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出版;到2007年,羅琳先后創作出版了其他6部《哈利·波特》系列小說。截至2015年,該系列7部小說所有版本總銷售量超過4.5億冊。
從2001年開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開始改編電影。短短10年,8部電影,與一代人一同幻想、成長、蛻變的《哈利波特》系列,總計獲得77.23億美元票房,平均每部超10億美元,約合70億人民幣。
與此對比,國產電影歷史票房冠軍的《戰狼2》也只有57億票房。近日大熱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截至8月18日,剛剛突破41億大關。
頂級“陪伴IP”的吸金能力可見一斑。
對于文旅項目而言,即將過去的這個暑假,就是天然的陪伴IP場景。假期出游剛需之下,文旅項目如何挖掘陪伴屬性,扎根群體記憶?睿標與您一同探討。
暑假:天然的陪伴窗口
暑假之于出游,就如同學區之于房價,“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途牛網今年6月發布的預測報告就顯示,2019年暑期出游預定人次同比增長32%。為人父母的70、80后以及90后新晉奶爸寶媽是絕對主力消費者,累計達68%以上,他們多數選擇利用“休年假”的方式陪伴孩子外出旅游。也因此,00后以及10后的青少年和兒童在暑期出游客群中占據了較大比重。
驢媽媽網給出的搜索熱度報告則同時顯示,在畢業游、學生游和爸媽游三種出游形式中,畢業旅行搜索占比最高,達到45%。根據教育部的最新數據,全國中小學生數量約為1.7億。毋庸置疑的是,隨著消費水平持續提升,“暑假游”將愈發成為文旅剛需消費。
在這其中,“陪伴”是不同產品的共同主題。無論是父母與孩子的親情陪伴,還是同學好友之間的友情陪伴,在一茬又一茬的“暑假”中,這一內涵不僅記錄歡樂,也見證成長。
可以說,暑假是天然的陪伴窗口;暑假游,也天然地蘊含著“陪伴”屬性。
陪伴IP:靜態場景與動態成長
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探討的“陪伴”屬性,可以進一步區分為靜態的場景陪伴,和動態的成長陪伴。
父母孩子在“熊出沒”主題公園的歡樂時光,可以看作是靜態的場景陪伴,著重于親情的培養和鞏固。而與哈利波特的共同成長,與主人公共同經歷磨難、學習、抗爭,其間的師生、伙伴、父母陪伴,以及這些情感對于讀者和觀眾的映射與共鳴,則在持續的IP構建中,動態地陪伴著許多人的成長。
雖然像迪士尼那樣讓“陪伴成長”的動畫IP空間化,是最簡潔有力的落地方案,也是最經濟高效的“陪伴場景”,但可惜的是,無論是文學、影視或動畫,能夠陪伴一代人成長的案例屈指可數且難以復制。國外案例實際上也局限在若干頭部IP,如全產業鏈的迪士尼、二次開發成功的漫威宇宙、衍生品構建的芭比娃娃世界等等。
對于不同的文化母體受眾,異文化的先驗之例絕非成功保證。以上海迪士尼為例,雖然整體影響力能夠輻射1500公里,并且憑借源源不斷的迪士尼動畫IP,俘獲大半個中國的客群,但是其中的星球大戰展區(非常駐項目),數年來始終是排隊時長最短的,多次嘗試都未能大熱。陪伴幾代美國人成長的“星球大戰”,如果單純憑借IP主題,就很難適應中國消費者。
與此同時,成長陪伴型IP的國產原創者更是鳳毛麟角。
“全齡化”IP的稀缺是首要問題?!靶艹鰶]”“喜羊羊”等低齡IP,盡管能夠針對特定年齡客群形成極強的吸引力,但也只能限于特定年齡階層。相對于消費群體的完整生命周期,其IP陪伴就幾乎是靜態的。
也因此,熊出沒即使在靜態的陪伴場景中,發揮空間也很有限。除了年齡層導致的客群限制外,空間輻射力也不強。蕪湖方特的案例就表明,通吃全國小朋友的“熊大熊二光頭強”,落地主題公園之后基本還是只能吸引省內游客。想要打造千萬人次的國產迪士尼,低齡化的“熊出沒”IP暫時是無能為力了。
進一步地,國產“全齡化IP”的嘗試也仍未完全走通。即使是近年大熱的《哪吒》《大圣歸來》等作品,實際上也構建于多年的經典文化陪伴基礎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建立起了這些經典IP的“陪伴”屬性。西游記相關的影音漫自不必說,央視03版的《哪吒傳奇》,距今已有16年,但相信能看著“是他是他就是他”就哼出主題曲的讀者還是大有人在。
如果剝離主流文化附帶的IP陪伴過程,再造《大圣》《哪吒》恐怕就更加困難了。相比之下,《大魚海棠》的世界觀背景——《山海經》、《搜神記》等,似乎就形成了一定的IP認知門檻。而“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等經典武俠IP,也許正是在逐漸沒落的武俠文化中,失去了陪伴屬性,也失去了曾經的商業號召力。
構建陪伴型IP的當前路徑
想象一下:去“霍格沃茨”過暑假的需求,會有多旺盛,又會持續多久呢?
環球影城的答案是,要想拼過迪士尼,“哈利波特”主題樂園可能是唯一的選擇。《2016年全球主題景點游客報告》就指出,北美地區環球影城三大主題公園2016年的游客量增加,主要得益于哈利波特主題樂園品牌效應帶來的游客量。佛羅里達環球影城游客量增長4.3%至近1000萬人次,冒險島游客量增長6.5%至930萬人次。相比之下,在佛羅里達的迪士尼四個主題區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0.7%、0.5%、0.5%和0.7%)。
但哈利波特仍然是無法直接復制的對象。
現有的國內IP體系下,尋找有潛力的陪伴型IP、從IP出發構建陪伴場景或者以UGC邏輯打造IP陪伴屬性,也許是更加符合實際的方案。
(1)挖掘有潛力的陪伴型IP
全齡化的陪伴屬性,實際上剔除了形象逐漸刻板化的IP形象。產品形態相對初級的IP反而更有機會。例如仍停留在“萌物”的IP形象,B.DUCK、阿貍、張小盒等。盡管其故事性、世界觀等重要元素都停留在初期,但這些IP的商業化都已有較好的流程、技術和內容儲備,能夠有效實現陪伴屬性擴展。
同時,新興文化也在驅動全新的“全齡IP”誕生。例如閱文旗下的《全職高手》,就以“電競”“成長”為主題,取得非常廣泛的市場認可,全網點擊量近百億,并且也已完成電影化。這樣的“陪伴成長”顯著區別于傳統思維,但長遠來看,非主流文化真正成為文化的過程,實際上也伴隨著無數新生IP的成長、蛻變和粉絲經濟積累。電競就是其中之一。
(2)從IP出發,構建陪伴場景
而短線來看,充分理解和挖掘空間化產品模式與現有IP的聯系,也是構建“陪伴IP”的重要路徑。最典型的,即是火熱的營游研市場。一方面,通常強調集體生活的營游研產品本就包含“同伴”陪伴主題;另一方面,疊加自我成長的素質教育內容,教育內容本身也能在短短的暑假期間,完成“成長”和“陪伴”。例如體能類營地帶給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成長和體育技能成長。諸如航空教育營地等強內容IP的產品,也許能對學生興趣愛好產生長期影響,陪伴其學生乃至職業生涯。
另外,房車營地、探險基地等父母參與度更高的空間化形式,也是構建暑假“陪伴”回憶的有效方式。但這類產品也必須著力打造產品內容的內核價值,抑或是其形式本身與在地文化IP的深度結合。例如近年漸成新時尚的“貝爾冒險基地”,就能夠借助探險、求生、野外等主題,巧妙連接生態IP和陪伴式場景。
(3)UGC邏輯打造空間陪伴IP
UGC即促進用戶自發生產內容。例如支付寶螞蟻森林公益項目,就確確實實完成了5年植樹5億課。當用戶真的前往植樹地區,真切看到、體會到自己隨手一點帶來的綠色能量,也就不自覺地完成了特殊的陪伴IP構建。
對于文旅項目而言,這種結合線上與線下的深度UGC方案似乎還很難實現。如果能夠像《MineCraft》一樣線上打造自己的世界,然后線下體驗、分享、社交,那么整個線上線上的過程,無疑是人、空間和在地文化的最深度結合,也是用戶與用戶即時陪伴的絕佳情景。在可見的未來,虛擬現實技術、5G技術、AI技術的綜合運用,也許能讓這樣的場景成為現實。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睿標文旅IP洞察”(ID:rbgweixin),原標題:《文旅過暑假,"陪伴型IP"得天下》。